颜钧看着下方听讲学的人说道:
“之前也说了,争之前也要打出旗号,那就是争的身份是什么?”
“争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在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需要一个‘争’的口号了。”
口号?
颜钧的话让佟安想起了当年公车上书的时候。
那时候他们这些国子监生们在左顺门上书,打出的口号就非常的明确。
公车上书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请皇帝收回矿监,同时恢复宰相制度来制约皇权。
颜钧继续说道:“回到第一点,在明白了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以后,那争的时候就要将我们的敌人变少,将我们的朋友变多。”
佟安又联合自己参加过的公车上书思考起来。
要求皇帝收回矿监,这是给被矿监折腾的基层官员和百姓发声,所以公车上书才能得到京师普通百姓的广泛支持。
恢复宰相制度,则是得到了朝廷大臣们的支持,争取到了地方实力派官员们的支持。
而公车上书所攻击的,就是已经因为山东大败而威望衰弱的皇权。
佟安这下子才明白当时公车上书成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皇帝幡然醒悟,是圣明的天子,而是因为他们恰好用对了方法去“争”。
颜钧继续说道:“接下来就是口号了。”
“口号,是非常重要的。”
“口号,就是纲领,就是争的目标,就是争的旗帜。”
“比如我在山东组织的漕运罢运,口号就是提高漕工待遇,这就是团结整个山东漕工的口号,只要听到这个口号的漕工,就知道我们是为谁在争。”
“这个口号也是给朝廷看的,这就是我们罢运的目标,只要朝廷能提高漕工的待遇,那就可以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