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问题。
上次掺和蓝道行倒严,李贽差点被抓入锦衣卫诏狱。
被陆二搭救之后,李贽和何心隐在登州乘船,终于辗转回到了福建。
一下船,看到求贤令的何心隐立刻说道:
“我欲在苏大都督麾下出仕!请卓吾兄引荐一下!”
这一路上,何心隐听到李贽说了苏泽不少事迹。
苏泽的学说中本来就有不少泰州学派的部分,何心隐也是王艮的弟子,自然更容易接受苏泽的理论。
后来又知道苏泽起兵,上檄文讨伐昏庸的大明朝廷,何心隐顿时成为苏泽的粉丝。
但是倒严失败之后,李贽对何心隐也没了信心,自己这位好友在政治上这么幼稚,还能治理好地方?
不过苏泽已经造反了,要是造反失败,李贽也在九族名单上,自然要帮着苏泽分忧。
他一下船就来到了大都督府,向苏泽引荐了何心隐。
苏泽也正在头疼手下行政人员短缺,何心隐主动来投,苏泽也要装作一些求贤若渴的样子。
但是何心隐能想出封建迷信倒严的方法,苏泽原本对他也没什么信心,只是准备用一个知县的职位打发他,显示自己求贤若渴的态度。
何心隐,原名梁汝元,是泰州学派的传人。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何心隐和李贽并称为“明末狂儒”,曾经写下很多离经叛道的言论。
比如何心隐反对“无欲”,主张“寡欲”,与百姓同欲。
他还提出“无父无君非弑父弑君”,认为“友”比“君亲师”还要重要,还提出一些反封建的口号。
何心隐在倒严风波中逃脱,但是因为其言论和聚众讲学,引起了官方的不满,最后被官方杀害。
可是苏泽与何心隐交谈,却发现他有相当丰富的治政经验。
“在下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