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赚的钱多了,但是买到的粮食还不一定比自己种的多,那岂不是要酿成民变?”
徐渭顿了一下又说道:
“还有,改稻为桑是要本钱的,无论是购买蚕种,还是买桑树,这都不是普通农户能够承担的起的,如果强行改稻为桑,那最后必然是百姓要卖田。”
“胡公,若是改稻为桑,浙江必乱。“
胡宗宪听完了徐渭的话,叹息一声说道:
“文长你说的没错,可是严阁老和小阁老都来信,我没有立场反对改稻为桑的国策。”
胡宗宪还有一半的话没有说,改稻为桑从朝堂上提出来之后,满朝文武中,只有太常寺卿高拱明确表示反对,清流的诸大臣都没有出言反对。
严党的提案,清流都保持了缄默,这是两党之争恶化之后,还从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胡宗宪身为严党的骨干,更没有立场反对了。
徐渭再次想到“君以此兴”的话,他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胡部堂,难道真的要推行改稻为桑吗?”
胡宗宪想了想说道:“如今之计,只有一个拖字诀。”
“拖?”
“对,浙江太大,也不是处处都适合种桑树养蚕的,就先从杭州府开始,上奏朝廷等杭州府出丝,再推行全浙。”
“为何是杭州府?”
胡宗宪说道:“杭州贸易发达,本就有很多桑田,就算是改稻为桑也对粮价影响不大,实在不行杭州府也和苏州府一样,从琉球买粮来平抑粮价。”
徐渭立刻说道:“部堂之计妙哉!”
胡宗宪摇头说道:“若是杭州不出乱子,可以缓缓推广之,若是杭州出了乱子,我再上书请求暂缓改稻为桑,严阁老也不会说我什么了。”
胡宗宪的算盘打的不错,不过和所有上位者一样,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将下级当做毫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