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412章 引水、填海、加高三大工程,气温升高,雪山融化危机

第412章 引水、填海、加高三大工程,气温升高,雪山融化危机(7 / 17)

可是,想富饶蒙古高原,就需要两条大小叶尼塞河同时注水,将两条叶尼塞河同时改道,那么北方冻土区的自然环境肯定要遭到大规模破坏的。

再说了,整个蒙古省,景泰五十九年时,人口将将三千万人,这两年人口净流出超过一千五百万人,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就算把蒙古给搞富了,流出去的人也不会回来了。

朝廷的意思是,维持科尔布多河原样,人工开凿出一条新河,直奔弱水,扩大弱水流域,将弱水制造成西北第二条大河。

不动中华江的部分,也就不连通疏勒河。

因为中华江经过这些年发展,已经很平稳了,经过水利专家测算,如果给中华江增加水的话,可能造成下游泛滥,影响上百万人的生计。

扩大弱水,将弱水变成南北流向的大河,再转道途经陕西、山西、河北,汇入渤海省和黄海省,最后出海,变成一条长河。

其实,朝廷的地理专家错误估算了叶尼塞河的流域。

叶尼塞河的水域来源,一个是源头水源,另一个则是沿途的雪水融化,再加上地处寒冷的北方,蒸发量低,造就了这条水域巨大的叶尼塞河。

所以朝廷的地理专家先入为主的认为,这条河南引后,能濡养整个西北,甚至可以滋养河北。

其实是错误的。

没有了冰雪融水,再加上气候变暖高蒸发量,叶尼塞河的流域会大大减少的。

还有,和勒拿河一样,要经过庞大的戈壁和蒙古高原,才能流入西北,真正连通弱水,还会剩多少水呢?

景泰六十三年时,有专家提出来,可当时已经动工了。

水利部查缺补漏,想从捕鱼儿海引水,扩大色楞格河的流域,让色楞格河先翻越杭爱山、再翻越阿尔泰山、最后翻越阴山,进入宁夏。

当时老皇帝震怒,如此巨大的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