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魏国的同意。
大明占据的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广袤的地区,都是严重缺水区,引鄂毕河濡养这些地区也是非常可行的。
叶尼塞河,有两条源流,一是大叶尼塞河,一是小叶尼塞河。两河于克孜勒附近汇合后称叶尼塞河。
小叶尼塞河发源于唐努乌拉山,在大明叫唐努乌梁山,乌拉是俄国人改的。
就是发源于大明的唐努乌梁海省。
唐努乌梁海,是最后一个离开祖国怀抱的国土,别小瞧这块地方,这个地方有储量世界上排名前几的煤炭和铁矿。
大叶尼塞河发源于东萨彦岭的喀拉·布鲁克湖,这里曾经是喀尔喀部的祖地,喀尔喀部被大明灭了后,他们的祖地自然就属于大明了。
其实,从法统上来说,整个西伯利亚和中亚的法统,在蒙古,无论是明清都继承了蒙古人的法统,是完全应该享有这一片地区的主权的。
可惜,世界规则改变了,法统这一套不管用了。
汇合后的叶尼塞河,从南向北流,最后注入喀拉海的叶尼塞湾,就是注入北冰洋。
唐努乌梁山,属于阿尔泰山。
大明计划,穿过两片阿尔泰山脉中间的荒漠,引河流向南流,流入西域。
中华江是走塔里木河-疏勒河-大通河。
叶尼塞河则往南引,主要是连接疏勒河和弱水。
有地理专家认为,连接弱水太远了,需要极长的人工河,会出现巨大的变故。
不如连接科尔布多河,扩大科尔布多河的流域,将科尔布多河推入弱水。
这样还能富饶蒙古高原,加高北面山脉后,蒙古省气温能提升两到三度,整个气候都会变化,有了丰沛的水资源,无论是继续放牧,还是搞农耕,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这样蒙古省,也不至于被彻底荒废,变成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