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路,镇与镇肯定是沥青路相连。
修桥、改善耕地、增加灌溉、储水攻城,年年都在做。
因为房地产发展,大明逐渐减少基建工程,转而投资房地产和教育,尤其是教育。
大明在景泰四十一年,就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房地产繁荣,也有好事,就是教育繁荣,家庭富裕了,也愿意支持子女教育。
皇帝对房地产商人越打压,他们就想方设法从别的地方赚钱回来,皇帝让他们往教育行业投资,他们就办补习班,往死了卷孩子们,导致出来一堆书呆子、做题家。
铁路成为大明下一个新风口。
皇帝先投20亿,中枢跟投20亿,各家火车厂,以技术入股,又吸引民间一部分资本,凑足100亿。
14条大干线铁路宣布开工。
工部规划出来的主干线,勾连大明主要省份。
各地铁路,再吸引地方资本入股,毕竟仅凭中枢来修,不可能同时上马这么多项目。
作为大明新风口,民间资本是乐意跟投的。
但怎么保证股东权益,是民间资本担心的,然而,他们把话递到中枢,却遭到皇帝的嘲笑,你们不愿意投,朕都投了。
然后,民间屁话没了。
铁路摆明了是闭着眼睛赚钱的项目,不上车的都是傻子。
那7家研发铁轨的工厂,开始设计路线,预计景泰四十七年夏天开工,边铺边测试。
这期间,17家火车厂还要不停测试火车的安全性,尤其是风雨雪天的运行情况,要确保在不耽搁工期的情况下,完成测试。
铺设铁轨期间,量产火车,两不耽误。
皇帝大手一挥,吸引一百家优质企业,进入火车行业,世界市场这么庞大,光凭24家企业,是吃不下去这么大份额的。
这是第一拨招商,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