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商贸发达的根源,是木头,北方大肆建设,稀缺木料,而广西遍地是森林。
中枢令南北互补,而广西荡平之后,迫切需要开山修路,连接北地,再加上中枢政策偏向广西,就使得广西瞬间繁荣。
还有一层因素,就是安南,商旅去安南采购,途经广西,让广西十分繁荣。
薛瑄仍然记得他刚来广西时的荒凉。
现在的广西,颇让他有种身处京师之错觉,天南海北的商旅,在广西营商。
广西生意好做,却困在道路上。
已经有本地士绅、商帮,在民间集资,修缮水道,沟通水系。
而今,广西的繁荣,即便是清明上河图,也仅可窥视冰山一角。
广西商贸发达,还促成了一个行业,就是造船业,天南海北的商贸,需要大量船支。
广西最不缺的就是木头,而贵州盛产的桐油,又近在咫尺,在庆元府,形成庞大的造船基地。
一切都是民间资本在催生,在自发形成。
因为庆元府是要划入贵州的,薛瑄也就听之任之了。
中枢欲将广西治所,从桂林转移到南宁,将归顺州、镇安府、都康洲、向武州、太平府、江州全部划入南宁府。
将宣化(南宁)作为新省治。
而皇帝欲改宣化为神凤,神凤是孙权用过的第六个年号,但仅用了三个月,孙权就驾崩了。
朝臣认为神凤不详,尚在争论之中。
皇帝认为,孙权收复交州之功,可用孙权一个年号,纪念孙权之功,但朝臣认为用孙权第一个年号,黄武,更为妥当。
薛瑄知道,等新移民安置完毕后,治所就会搬迁。
因为中枢重新划分了广西。
把安庆府、泗城州、安隆司、上林司四地划入贵州,而广西增入的府城,尚在安南,尚未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