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纪司听命于军机处,为朕直管。”
“其余各司,归入兵部。”
皇帝这是把军权攥在手心里。
“兵部新列入四司。”
朝臣明白了,军纪司就是军中特务机构,是悬在兵部上的一把刀。
“陛下,讲武堂可否并入兵部?”孙原贞问。
“不可。”
朱祁钰断然拒绝:“朕有别的安排,但兵部可设一个新学堂,朕不设限制。”
“取消行人司,改为侍卫司,负责宫中侍卫,隶属于军机处。”
“五军都督府,职能不变,都督入军机处担任军机大臣。”
“如今漕运重要。”
“朕打算设转运司,下辖漕运司、都转运盐使司、盐课提举司、和驿递。”
话音方落。
王竑躬身道:“陛下,漕运、盐课,驿递都是重中之重,不应设在一司之下。”
朝臣都点头:“陛下,当单独立司,不应互相挟制!”
“那就设一转运司,将都转运盐使司和漕运司合并到一起,负责转运。”
“再设驿递司,和盐课提举司并列。”
“诸卿意下如何?”
朝臣点头。
“裁撤王府长史司,归于宗人府即可。”
“将军府内官职取消,不设官职。”
“再就是教育了。”
“设教育司,国子监、讲武堂,天下学社,俱归教育司管,教育司下可设一个经厂,负责刊刻。”
“翰林院地位不变,增设一个藏书局、一个修史局,再设一个经厂,负责刊刻。”
“诸卿,中枢吏治,这么改,意下如何?”
朝臣倒是没有太多意见。
只是增设了几个司,行政成本提高。
但好处多多。
全都提高了权力。
“地方也要改一改。”
朱祁钰斟酌着道:“督抚是朕设的,但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