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贺履摇头苦笑,再三叹道:
“我大贺部族人大多在蜀中,为父唯有固守,别无选择。”
大贺楚材压低了声音,整个人因为过于兴奋而微微颤抖着:
“若真是无可奈何,孩儿便不来见父亲了,索性扮作汉人,等着朝廷开科取士,一心为大汉效力便是。”
“嗯??”
大贺履自动忽略了后面的话,毕竟大贺楚材前面说的,好像还真有可行性。
他不能投汉,儿子可以啊!
他这个儿子,自幼就精通汉话,通读儒家典籍,平日也更喜欢和汉人往来。
可以说,是个标标准准的汉人,真要去了大汉治下参与科举,再入朝廷,以其才能,只要不暴露出身,说不定还真能混个一官半职。
“父亲。”
“啊?”
大贺楚材侧身上前,低声问道。
“汝南郡中已有乱军出现,父亲以为,蒲前部依然会按兵不动吗?”
大贺履晃了晃脑袋,赶忙从大胆的想法中,回过神来。
“你的意思是”
大贺楚材道:
“汝南郡中的乱军,已经与汉军取得联络。”
“等到汉军收复荆州全境之后,必然会全力进兵汝南郡,与乱军汇合。”
“毕竟,这是天底下第一支响应北伐的兵马,汉军必然会力保。”
“蒲前部不会坐视不理,只怕如今已经在想方设法,在汉军与蒲前部接壤之前,平灭乱军。”
大贺履霍然抬头,望着大贺楚材。
他能驻守一方,自然有其精明之处,一眼就能看出大贺楚材的意思。
蒲前部治下的州郡之中,有叛军,并且已经和汉军取得了联络。
那么不难看出,汉军下一步的做法。
如此一来,蒲前部就可以作为外援。
只是大贺履还有些犹豫,毕竟在汉军北伐之前,他作为襄阳郡守的第一要务,是提防蒲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