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枕在祖先功勋上,原本就不是常法……”
张起哪里说得过张越,几句话争辩之后就败下阵来,赶紧摇摇手说:“好好好,我回去劝他们就是,你别和我说这些大道理,我脑袋疼……哎,居然这么晚了?不行了,再不回去我娘又得念叨,我先走了。明日一早还得早起销假回营,三弟你有事尽管使人找我就是!”
见张起说完这话和张倬打过招呼,随即竟是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张越不禁哑然失笑,又转身对张赳分说了几句,不外乎是让他在翰林院替自己留心留心——用一句现代的话来说就叫做引导舆论风向——又教导了他好些说辞。整整说了一刻钟,张赳方才心领神会地告辞离去。这下子,屋子里就只剩下了张倬张赴方敬和静官。
张倬此前一直没出声,这时候两兄弟走了,他这才笑道:“治大国如烹小鲜,以前总是品不出其中妙处,如今退出庙堂,却看得清楚了,不过是需得掌握火候二字。越儿,你能够把杀伐决断那一条收起来,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急,什么时候该缓,果然是长进不小。不过你说得对,武将武将,不会武的还谈什么将?”
说到这里,他就看了看身材壮实的张赴,因笑道:“赴儿,今后在学武上头更上心些。须知你大哥当初能得圣眷,就是因为你三哥在皇上面前轻轻巧巧一提。内举不避亲,只要你有真本事,就能真正帮上你三哥。”
张赴小小年纪,自然是听不懂刚刚这些复杂的,不过是囫囵记在心里,此时忙使劲点了点头。而一旁的静官也冷不丁迸出一句话来:“爹,等我长大了也帮你。”
虽说张赴是庶弟,但张越看人素来是瞧他心性如何,因此见其品行纯良,心里也高兴,才赞他懂事就听得静官这么说,倒是觉得小家伙装老成装得有趣。笑着拍了拍儿子的脑袋,他就转过头冲方敬说:“小方,你随我到书房来,我有事对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