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projects(研究项目)的尾巴,所以也榜上有名,一篇是第三作者,一篇是第四作者。
刚开始她还有点不好意思,两篇文章她都没写一个字,有个项目她连实验都没做,但却在论文上挂了名,好像有沽名钓誉之嫌。她跑去找老板,请求把自己的名字拿下来。
但老板解释说,他们那个领域就是这样的规矩,只要沾点边的都会榜上有名,所以每篇文章都是一大串作者,多的时候可以多到几十个作者。懂行的都知道第一作者才是该研究项目的主力军,最后那个作者往往是项目老板,中间都是跑龙套的。
哪怕是跑龙套,陈霭也很高兴,毕竟自己的名字变成了英语,上了英文的科研刊物。她在国内没发表过多少论文,在美国却一下就发了两篇,看来美国的科研也不难做。
这段时间她还主笔了一篇论文,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投给了一个conference(会议),如果入选的话,可以去遥远而美丽的K州开会。
如果说陈霭在工作和学术上春风得意的话,那么她在人际关系方面就可说是冬雪失意了。
这个“冬雪失意”的祸种,不是别人,就是她一来美国就认识的祝老师。
祝老师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时间已经临近尾声了,虽然祝老师想了很多办法延长,但都没有成功,情绪十分低落。陈霭很同情祝老师,总是耐心听他发牢骚,想办法开解他。
但她内心深处却热切盼望祝老师早日离开美国,她自从无意之中把滕教授借钱给小杜的事泄露给祝老师之后,就一直担着心,怕祝老师把这事捅给了滕夫人,引起滕教授夫妻不和。就为这,她在祝老师面前一直是小心了又小心,忍耐了又忍耐,无比窝囊。
虽然祝老师以前也曾旁敲侧击地讲过“海外搭档”的故事,但那都是别人的故事,还没往自己身上扯:“你看老孟和小白,人家在国内都是有家有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