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伤亡,又会耽误多少时间?无后坐力炮的优越性能让陆战二旅官兵赞不绝口。
“砰!砰!”
“哒哒哒哒——”
“卧倒!机枪!”
在机场以北的一处起伏地旁,四团二营的一个步兵班在搜索前进时突遭枪击,士兵们匆忙卧倒寻找掩护,背靠着弹坑、趴伏在土坡反斜面。
担负前导任务的他们撞上了一处前沿阵地,前方较为平坦,是一块射界已被扫清的开阔地。
目标是两个班级阵地,宽度约三十米,二者间隔约四十米,没有衔接在一起,至少布置有一挺重机枪。
那个重机枪阵地构筑有土木工事掩体,由圆木、钢板、泥土垒砌而成,迫击炮对它无能为力。
要是在以前,教科书式的应对办法是要以不少于敌方的兵力实施进攻,先请求上级的迫击炮予以压制射击,然后在烟幕弹的掩护下从正面或侧面慢慢抵近到相距一百多米的地方,接着发起冲击。
然后在交替跃进的过程中,尝试集火压制这个重机枪火力点,并瞅准时机用火箭筒将之消灭,最后一鼓作气冲上去用步枪、冲锋枪、手榴弹肃清残敌。
同样是一个步兵队来遂行这个进攻任务,现在就要省事多了。
“就那吧,动作快。”
“跟上!”
“只剩五发了,悠着点、悠着点!”
就近挑了个不错的地方以后,炮组成员将无后坐力炮扛到到了发射位置,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准备。
炮闩向左打开,装入一发特制的80㎜杀爆弹,关闭炮闩,瞄准那处正在疯狂扫射的掩体,捂上耳朵,开火!
“砰!”
火药燃气从炮尾的拉瓦尔喷管中涌出,横扫了后方数十米的扇形区域,沙土横飞,一些枯枝干草瞬间被点燃,噪声之响不亚于大口径火炮。
经过一系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