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后明余晖 > 第四七六章 宏观对比;无后坐力炮的表现

第四七六章 宏观对比;无后坐力炮的表现(5 / 7)

天色微明,陆战二旅四团一营官兵已经扒拉着绳网登上了登陆艇。

各种口径的火炮都在喷吐着火舌,雨点般的炮弹砸在残破不堪的美军阵地上,更添狼藉,在五艘驱逐舰的直瞄火力支援下,登陆塔拉瓦环礁中部。

昨晚周长风和严辰武确定了最终的登岛方略,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先从中部上岸,将狭长的环礁自中间一刀切断,然后按部就班地逐渐扫荡其余阵地。

观摩战事的周长风实际上兴致不高,海战失利的美军现在孤军奋战,士气一般。

其阵地构筑得较为呆板,缺乏因地制宜的灵巧,实战表现乏善可陈。

当美军炮兵阵地或是被摧毁或是被压制之后,陆战二旅的损失便不出所料的直线下降,伤亡大部分都集中在刚开始被火炮轰击的时候。

排除这些不出所料的事情,唯一让周长风上心的就是那些试制四〇式无后坐力炮。

武汉陆军兵工厂加班加点赶工完成的三十门有一半都给了陆战二旅,塔拉瓦环礁之战正是检验其效用的好时机。

火箭筒虽然显著提升了明军步兵分队的攻坚能力,但其射程与精度都不尽如人意,基层官兵一直渴望有一种轻便、精度高、射程远的伴随武器。

无后坐力炮就完美契合了这个需求,一百六十几斤的战斗全重虽然还是稍显笨重,但眼下有的用就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遵从周某人的建议,每个步兵营将原本的战防枪排改编为无后坐力炮排,以四门80㎜无后坐力炮代替六支14.4㎜战防枪。

实战中一般会将之下发配属给参战的一两个队,遭遇敌军火力点时便可以及时直瞄轰击将之拔除,整体作战效率显著提升。

尤其是试制四〇式无后坐力炮可以在三百米处精确射击,而三七式战防火箭筒则往往要抵近到几十米。

两百多米的差距在实战中会徒增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