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一下子就清朗了,太湖渔民和珠民也终于过上正常日子。
陈在庭非常有眼力劲,他早就安排几个养珠大户,在附近的湖面上乘船等待召见。
很快,养珠大户就被招来。
那些家伙一个个都是有钱人,但为了迎合太上皇,全部穿着棉布衣服。不显奢侈,也不穷困,恰到好处。
朱国祥问了几人的姓名,又问起人工珍珠的市场情况。
一个陆宜兴的养殖大户说:“托两位圣天子的福,养珠越来越赚钱了。这些年来收购珍珠的商人,不但把湖珠在国内卖,还有很多运到港口卖给海商。”
另一个叫苏怀的大户说:“卖去海外的湖珠,跟国内的也有所不同。海里也能采珠嘛,他们对普通珍珠不稀罕。但要是能养成各种形状,海外之人却喜欢得很。尤其是佛像珍珠,在海外最受欢迎。也有许多不知名的神,听说是婆罗门教的菩萨,有商人专门带着神像来预定。”
朱国祥听得直乐,这种搞法确实很赚钱。
从印度到南洋,普遍信仰佛教和印度教。一个珍珠长成神佛模样,自然让信徒们趋之若鹜,多少印度王公点名要这玩意儿,于是商人就拿着神像来太湖定做。
先雕刻出模子,再塞进蚌里,养着养着便成了神像珍珠,商人运去印度必可卖出高价。
刚开始是天价,近年来交易数量增多,价格稍微变低了一些。
朱国祥跟养珠大户们交流一阵,坐船继续朝西北方而去,常州知府早已带着官吏在那边等待。
太上皇有些饿了,被常州知府请去用膳。
登陆点是一个市镇,朱国祥沿街扫视房屋:“这里许多店铺都是新建的?”
常州知府王克家说:“回禀上皇,此镇名叫下邾镇,十多年前只是一个渔村。而今大明正值盛世,人丁兴旺,工商繁荣,下邾村也因湖边码头而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