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明 > 第486章、一年两国,绝倭前夕

第486章、一年两国,绝倭前夕(6 / 9)

大多数官员都能发自内心认同。

关起门来过日子的历史太长了,而那些偏远小国经营起来得不偿失的看法,也因为目前这个阶段需要大明大力输血而很有市场。

比如说,为了来年根除倭患,也为了稳住刚刚拿下来的朝鲜和琉球,更大规模的军粮转运、后勤安排已经启动。

京营选出的两万精兵已经开拔,挂帅的,是俞大猷。

皇帝对于根除倭患的决心可见一斑。

杨慎压力极大,此时却只能自己调侃一句:虽然今年兑付出去的十年期国债又回来了,还多了五百多万两,但总规模达到一千七百多万两的这一期国债对大明来说也是很大的压力了。总要还的,只不过那时候就轮不到他杨慎来操心了。

朱厚熜面前,崔元只听皇帝说道:“这才到哪?大明如今一年产出就不说了,光是赋税收入,全折算成银两也过三千万两了。再说了,拿下日本,那里的金银产出,数年下来都够还这一批国债。”

崔元禀报着:“高都护那边呈奏过来,西洋人手里的金银越来越多。南澳伯再请求购大明舰炮,雄心不小。此事……”

朱厚熜摇头:“此事不允!军国重器,朕没放心之前不予外售。但如今因朕重视造船业,大商船倒是可以外售。海上商队倒是越多越好,毕竟等到朕要对俺答动手之后,路上商路只怕就要暂时换模样了。朝鲜、琉球要想自给自足还能为大明反哺利益,也需要海商往来,互通有无。”

“然后便是大明通宝、银元所需。”崔元继续禀报,“去年订立公约,今年以新标准,边贸只认大明银钱,银元已经有些短缺了。加铸的话,一方面仍旧缺银,另一方面,也怕将来宗藩交恶后,国内多出太多银元流通,物价不稳。”

一晃二十余年,崔元越来越专业。

朱厚熜看着他:“你的意见呢?”

“宝票。”崔元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