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明 > 第378章、北漠寒至

第378章、北漠寒至(3 / 9)

天恩浩荡,本色满俸,这也是以前不曾有的恩典。蜀王府一脉,既允行商又允进学,后辈子孙们无不称颂陛下英明。”

朱让栩乖得很,只讲好的,似乎没有坏处。

朱厚熜正色道:“懋仁,去年粮储号的收成,除了宗亲俸粮外,各王府应得分润津贴,如今也算好账了吧?”

崔元立刻回答:“回陛下,已经都算出来了。按例存留转运至各仓后,已经起运抵京。臣正待九月后便发送至各王府。”

“去年收成如何?”

“回陛下,粮储号得农学院和金坷垃肥厂所著,平均下来,亩产就比一般良田要高上三成。因有储粮以应军需之责,皇明记转运行及河运局也不敢怠慢,转运损耗都极力控制。所雇农夫交上来的粮食,交完田赋,刨除购肥、整修沟渠、转运及储粮开支,较前年大约多上一成七。”

崔元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数字。

以皇田和宗室赐田为基础,再加上这些年买了部分发卖官田,粮储号在整个大明拥有总计二十三万一千二百五十七顷七十五亩田地。

粮储号毫无疑问已经是大明最大的单体“地主”,但以企业的方式在运营。

这些田地,在不同地方种植的庄稼不一样。粮储号拥有田底权,耕种是或雇或租吸纳当地农夫的。但与寻常农家不同,粮储号既有皇明大学院农学院的技术支持,也有金坷垃肥厂的肥料供应,更能集中力量不断改进农具、改善名下田土的水利设施状况。

水田的平均亩产达到了三石二斗多,超过了南方平均水平的两石六斗。

旱地也比寻常的要高。

这不奇怪,原先诸王赐田便都是好位置。

现在崔元汇报着数字,诸王都知道,这是说给他们听的。

各王府赐田都交给粮储号统一打理,皇帝允诺的有两点。

一是宗室俸禄本色满额供给。

二是在交完田赋、扣除成本、扣完宗室俸粮之后,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