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梁储举荐介绍的霍韬自然谨慎地领命,然后又说道:“西樵山中另有方叔贤,弘治十八年进士,历礼部主事、吏部主事、吏部员外郎,正德七年告病回乡。其人学问精深,师从王伴读,处事娴熟。如今广东事务繁多,抚台可奏请起复。”
杨慎不由得看向了霍韬。
王守仁的学生?
张孚敬波澜不惊,只是点了点头:“待我修书一封,邀其过府一叙。若真才识非凡,自当为国举贤。”
只做到了从五品的员外郎,离开朝堂已经十年,怪不得没人想起他。
但现在他的老师王守仁成为了御书房伴读学士又能代替杨一清参预国策会议,方献夫是迟早会被起复的。
霍韬希望和张孚敬一起卖这个人情,让方献夫借着广东的这股风立下大功。
张孚敬又看向解昌杰,满脸笑意:“解参政,陛下既已准广东之请,那么催缴秋粮及之后清丈土地,厘清广东鱼鳞册、黄册一事,就多多有劳了。”
“请抚台大人放心,必不敢懈怠!”解昌杰表现得兢兢业业。
潜邸旧臣,审理钱宁、江彬案“有功”,以他的身份和原先品级,本来也可以做这广东巡抚的。
但他知道,自己这趟被派来就是做刀用的。
清丈土地这种新法执行者会得罪多少人?但解昌杰不得不做。
皇帝派了张孚敬到广东来,他敢杀人,解昌杰又有什么不敢?
他默默看了一眼杨慎:就从广州府先开始。
“广东总兵官戴罪在身,赵参将,先由你暂代其职,与汪臬台一起备战屯门了。三日后东莞立碑,追谥袁千户,赐祭抚恤军民,我也会亲自过去。”
“末将领命!”赵俊话少。
“汪臬台,屯门岛可有信来?”
伤愈之后的汪鋐如今有了新的精气神,两眼发亮地回禀:“杨三、戴明已经回复,愿投效天朝。此二人久在南洋,夷贼造船、铸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