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太多的技术难题亟待解决。
当年,因为洋流变化,“南海一号”沉船所在的水域,会在每年4月出现一个“清澈期”,这意味着如果进行水下原址保护发掘,每年只能工作一个月。
这样的进度未免太慢。在这种现实压力下,考古队联合科学家开始“另辟蹊径”,最终完成了“整体打捞”的壮举。
和“南海一号”沉船的水文环境不同,“长江口二号”沉船沉没于长江入海口,在这种江海交汇之处,大量的泥沙翻滚其间,造成了全域范围内的浑水环境,能见度几乎为零。
在世界范围内,浑水环境都很难突破的瓶颈。唯有多学科跨界合作,联合攻关,方能破局。
定下工作目标后,考古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一起走上了合作研发之路。
此后,从物探工作到打捞工作,都涌现了很多新型装备。且不说“浑水水域水下成像装置”,“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单说“奋力”轮打捞船和“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就值得被载入史册,传为科研界的佳话。
“奋力”轮打捞船和“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是配套使用的。
一早,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便组织科研团队,为“长江口四号”量身定做一艘专属打捞船。
在“奋力”轮船体的中部,有一个与“长江口二号”的尺寸相匹配的月池,长56米、宽20米,面积近1120平方米。在月池周围,还有46台液压油缸水泵,每台水泵都配有31根钢绞线。
算下来,“奋力”轮的总承载,达到到1.2万吨,说得上是巨轮了。
打造好“奋力”轮之后,上海市文物局,又联手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对当时最先进的打捞工艺、技术路线、设备制造进行研究,决定采用一种“非接触打捞”的技术,来对“长江口二号”沉船进行打捞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