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处。”
樊哙巴掌不停,求助地看向大哥,他刚才都没认真听二皇帝说什么,哪里能说出个一二三?
刘邦嘴就像缝上了,闭的紧紧。
[陛下就想看你这屠夫窘迫,这时候搭茬解围,蠢货行为!]
太史达写下的《秦史》中,对刘邦的定论为十二字:略通行军打仗,精擅人情世故。
这对于一位武将而言绝对算不上是好评价,刘邦长子刘肥因此在一众武将世家子面前抬不起头,向阿父阿母哭诉。
曹氏这个细君哄着长子,心口皆是唾骂太史。
将军刘邦却是大笑着,一脸自豪道:
“此言非虚,可以刻吾棺木上也。”
刘邦亡故后,新任太史令,太史达儿子太史慈为其盖棺定论又补上五字:胸襟可怀海。
引为佳话。
二皇帝知晓这呆子屠夫说不出什么,也没想着听到回答。
笑着瞥了一眼不肯为兄弟解围的刘邦,掀开帐门就走了出去,众将随之,不以正眼看刘邦、樊哙这两个异姓兄弟。
屠狗之辈,地痞之流,谄媚幸进之徒,焉能与他们并列!
为二皇帝副将,场中资历战功皆是次位的老将廉颇落后三步,等到没拿诸将异样眼光当回事的两兄弟走到前来。
眼瞅前方,身子不动,似自言,像自语。
“为将者,不晓世情难善终,只晓世情死战场。”
说完这句话,老将步伐没有加快,步子跨度却从一尺不到变成近三尺。
数步就越过诸将跟在二皇帝身后,没有一人生出异议。
刘邦眼见这些对其看不上的秦国将军,却对出自秦国死敌赵国的大将廉颇尊重有加,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
[廉颇乃赵人,赵人能得秦将如此,我一个楚人有何不可?秦人重迹不重心,似乎是我想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