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是前所未有,比郡县制还大。
始皇帝其实并不怕这些贵族阳奉阴违,公开反叛。那甚至正中始皇帝下怀,他正好来场大清洗,中央高度集权。
问题是,这些贵族若是集体撂挑子不干,在学宫没有培养出足够士子的十数年,天下将无人治理,民心茫然易受挑唆,必导致各地大乱,很可能会要秦国崩塌。
而见了上党的现状,始皇帝想法大开。
小官小吏或许并不需要过于培养,只要会做事就行。
亭长只需要服从命令,缉拿索道就行了,不必和县令一样要处理政务。
二者分工不同,学习知识的深度何必相同。
这套方式长时间下去其实弊端很多。
例如只习“技”,不知“理”,不讲“德”,最终很可能鱼肉乡里,欺上瞒下,不然彭黾也不会要求上党民众再学习。
但始皇帝只需要填补一个十数年的真空期,属于临时策略。
从上党现状来看,这起码是有可行性的。
始皇帝当日通宵达旦,迫不及待在纸上写下了心得。
始皇帝现在还并不确定要不要开民智,但这并不耽误他记下上党心得的时候很欢喜。
想不想开民智,和能不能开民智,这是完全两个感觉。
始皇帝不希望,等到他想开民智的那一天因为受限于世家贵族而不能开,他不喜欢受制于人的感觉。
“诸子百家的能耐,朕已经都见识过了,好些确实超出朕想象之外,这都是你的功劳。你的想法,朕会认真考虑,目前看来,民意确实是一个治国方向。韩地既然你已经带朕转完,朕有意接下来去赵地,你觉得如何?”
始皇帝很是认真道,他的思想较进入韩地之前有了重大转变,语气便也有了巨大松动。
嬴成蟜拿下脸上的《惠子》,唉声叹气地坐了起来,一脸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