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观临到底是见过世面的,此刻尚能冷静地问:「这七八千册,全都要誊抄下来?」
她方才也说了,这其中必然也有重本,重本是指在别家、或是市面上有过流通的。
此前她向顾家虞家索要书籍时,要的全是孤本珍本,重本一概不取。
骆观临估摸着,这七八千册里,大约也只有六七百册左右的孤本与珍本——他当真膨胀了,竟然用了「只」这个字。
六七百册已经非常可观了,加上她这些时日得到的「捐赠」近三百本……如此一来,她手中便握有足足千册珍本藏书了……且全是一本难求的稀品。
纵观古今,这个数目已令大半藏书大家望尘莫及了。
然而转念一想,此乃她「集众家所长」而得,整座文气繁茂的江都城的珍贵藏书几乎都聚集在这里了,数目上能不压人一头吗?
「是,都要誊抄,不仅是孤本珍本。」常岁宁道:「但凡不是两册重合的,全都要抄一份。」
之前她不要顾家他们手中的重本,那是因为想用时随时能取,肉末还在锅里,可这些藏书不一样,一旦离开江都,日后便不一定好找了。
与其之后去别处费时费力搜寻,倒不如自己抄留一份。
「除却彼此重复的,料想也有三四千册……」骆观临道:「这要何时才能抄完?」
「所以要找很多人来抄。」常岁宁道:「顾家虞家他们都可以出人,还有这些时日招募而来的文人,应当能凑出个百十来人。」
她笔下在书写估算的,便是各处能凑来抄书的大致人数。
吕秀才鼓起勇气清了清嗓子,双手攥在身前,笑容谦虚却又不敢太谦虚:「刺史大人……在下虽不才,于笔墨之上,却还勉强算得上是个长处……」
常岁宁会意颔首,又笑着看向姚冉:「到时你们都去。」
吕秀才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