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之间,最终选择了稳定性。
陈若琳整套动作的难度系数比海曼斯低了04,这也让陈若琳的「命运「只能寄托在海曼斯某一跳发挥失常上了。
但在今大比赛中,海曼斯每跳都没有明显失误,这对于陈若琳而言,玉力更天了,因为她只有让自已发挥得更完美才能获胜。
确实,在今晚的每一跳中,陈若琳都无负她「小高敏」的外号,用教科书般精准的动作,让金牌赢得实至名归。
对于陈若琳而言,掌金牌肯定比面对媒体更轻松毕竟她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已经收获了女子双人和单人10米台的金牌,这可是她多年辛勤训练得来的。
但新闻发布会,她还没来得及练习,就被推上了主席台正中的位置。
一方面是华国队久等了12年的金牌,一方面是对手海曼斯的紧紧进逼,陈若琳是如何贞住双重的压力呢「我不知道呀。」
如果不是看到小丫头诚愿的眼神,记者们肯定觉得她在敷衍大家。
「我以为中国队8年没掌到这枚金牌。
有人和我说过,但没想到是12年这么久。
最后一跳前,我没有刻意去留意对手的分数,也没有计算我最后一跳得拿多少分才能赢。
我只是尽量什么都不想,当是平常训练就好了。
是的,毕竟她今年只有16岁,中国队上次拿到这枚金牌的时候,她还只有4岁,什么印象都没有。
「我只记得上一届奥运会,我是在电视机前看到她们失利,她们没有拿到金牌我觉得挺可惜的,但是当时并没有想到四年以后自己能够夺回这枚金牌。」
「跳第五个动作之前,观众很热烈,我当时站在台上,感觉到了比分可能落后一点,所以就得紧张。」
在被反复追问多次最后一跳的感觉时,陈若琳终于承认自已在台上还是有点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