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干宋 > 第四百四十三章 当皇帝的乐趣(求月票!)

第四百四十三章 当皇帝的乐趣(求月票!)(4 / 7)

甚至是灭亡之境。

这种事,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明皇。

前半生,唐明皇英明神武,堪比汉武唐宗。

后半生,唐明皇昏庸至极,差点没断送了大唐王朝,名列昏君榜。

有唐明皇这样的例子在前,这些文官和文人有些担忧,也很正常,毕竟,并不是谁都跟自己一样,经过信息大爆炸的洗礼,是一个挂逼。

于是,转天李存又写下了一篇《求谏赋》。

在这篇《求谏赋》中,李存直言不讳的表示:

无论哪个朝代的衰落,包括它的灭亡,都是不值得同情、不值得惋惜的。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朝代灭亡,都是因为其内部先出了问题,比如说,皇帝昏庸,贪腐,奸臣当道,政令不合理,导致朝纲的混乱,进而导致王朝衰败甚至是王朝灭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任何一个朝代的建立,都是全国官民用鲜血甚至是生命堆积而成的,所以,大乾王朝并不是自己这一家一姓的,而是大乾王朝所有官民共同的家园。

一个优秀的王朝,能够让弱者有勇气,让强者有所敬畏,让权力有所制止,让恶人行善,让善人不畏惧恶人。

只有这样的才能够让王朝稳定,长盛不衰,长治久安。

朕虽是皇帝,却眼不能观六路,耳不能听八方,不可能面面俱到。

李存明确表示,朝中大臣都肩负着直言的职责,当朕在做出某些决策当中存在偏颇的思想之时,需要大臣敢于站出来指出朕的问题。

李存还明确表示,自己的目标就是:“下情必得上通”,“外事必闻”。使自己与宰执大臣能较为真实地了解其时的社会动态,人心背向。使自己与宰执大臣在处理军国大事,在制定治国安邦的方针、政策措施时,能做到比较符合客观情况,减少失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