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
对于赵佶以及他身旁的重臣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失败,将北宋亡国的责任完全推到赵佶以及所谓的「六贼」身上,是有失历史公允的。
别的先不说,只说历史上的赵佶敢于拍板做出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决策,应该说还是有些战略眼光的。
当时,女真人崛起于东北大地,大辽帝国摇摇欲坠,对于赵宋王朝来说,这的确是一个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历史契机。
而收复燕云十六州是赵宋王朝无法摆脱的一个历史情结。
这真不能因此就说赵佶这样做便是好大喜功、投机取巧、不自量力。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赵佶这也是勇于担当,顺势而为,有一定的政治报复。
同样的,也不能将赵良嗣、童贯、王黼等人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积极热情,说成是创开边隙、为满足一己之私欲。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赵良嗣、童贯、王黼等人这何尝不是在为赵宋王朝谋取最高的利益?
别人不说,只说童贯。
如果童贯不是想为赵宋王朝完成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个无数代人近二百年的巨大遗憾,就凭他以前所取得的辉煌的战绩和战功,他的后半生完完全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美美地睡大觉了。
如果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成功了,那赵佶可就是执导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历史正剧。
历史上,是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失败了,才意外地演变成了一场巨大的民族灾难。
而这一世,跟历史上一样,赵佶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又失败了,唯一不同的是,这并没有演变成民族灾难。
【鉴于大环境如此,
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果,这固然有王黼、童贯、蔡攸等人犯下的一系列错误的原因,但赵佶作为主要决策人理应承担主要责任。
公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