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拿出更大的诚意来表明他们议和的决心。
具体就是,应该让张邦昌持国书割地以和,并给大乾王朝奉上地图;还应该派一批大臣去帮大乾王朝去太原城、中山府城、河间府城和真定府城去招降。
这样才能以实际行动表示出来,他们赵宋王朝议和的决心。
赵桓现在急于拨乱反正,所以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李邦彦等主张议和的大臣的奏请,他让张邦昌跟李存解释,说此事是姚平仲、杨可胜等宋军将士擅自出兵,朝廷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举动,此事差点破坏了议和,他对此深表歉意,现在他准备派出割地使,帮助大乾王朝割让河北、河东之地,另外他又精心给李存准备了一些小礼物,希望李存笑纳。….
张邦昌离开了之后,李邦彦将所有宰执都叫到都堂开会,商量怎么才能挽救赵宋王朝。
几乎所有宰执都认为,在现在这个危若垒卵的形势下,他们赵宋王朝,只有坚决议和,不能有丝毫动摇,才能挽救赵宋王朝。
此时,种师道也在场。
见李邦彦他们仅因为一败,就又被乾军给打破了胆,他出言说道:「兵家有云,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既劫寨已误,不若再遣兵分道而攻之,亦一奇计也。纵然不胜,亦可每日皆以数千人扰之。不出十日,敌人必遁矣。胜负兵家之常,正当再击之耳,何遽丧气乎?」
对于种师道想要再战的建议,李邦彦等宰执完全听不进去。
不仅如此,李邦彦等宰执,还群起而攻之,纷纷数落种师道等武将没事找事,本来他们都已经跟大乾王朝谈好了议和的条件,偏偏来节外生枝,害国害民。
见李邦彦他们这群文人,不懂用兵之道,又性格畏懦,根本不敢再向大乾王朝用兵,种师道也懒得再跟李邦彦他们这些蠢货争辩了,他直接找到赵桓,将他的想法又跟赵桓说了。
谁想,赵桓比李邦彦他们更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