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干宋 > 第二百零九章 六贼之首

第二百零九章 六贼之首(4 / 7)

蔡京的激烈对抗态度,让赵佶实在是无法容忍。

二月,蔡京便被赵佶罢相,任中太乙宫使闲职,留居京城。

随后,赵挺之被任命为右仆射,刘逵继续为中书侍郎,他们二人紧密配合,将蔡京推行的各项变法改革事业全部废止。

这使得赵宋朝廷内外又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

当时的社会上开始广泛流传“三不可”之说,即“法度不可变,刘逵不可用,蔡京不可罢。”

数日后,彗星消失了。

赵佶对赵挺之和刘逵这两个蠢货的施政措施很不满意,开始对罢免蔡京之举有些后悔。

九个月后,赵佶就让蔡京复相了。

第二次,蔡京当了不到四年的宰相之后,赵佶念及童贯在西北开边战功显赫,下诏授予童贯开府仪同三司。

开府仪同三司,是一个显示皇恩和崇高社会地位的荣誉官衔。

对这个诏命,蔡京坚决反对并且拒不执行,他忿忿而言:“内臣为帅,非盛世事,让一个宦官担任节度使都有些过分,怎能再授予他使相?”

赵佶又一次觉得,他的皇权被蔡京挑战了。

童贯闻听此事后也非常生气,他暗中秘密联络御史中丞石公弼、侍御史张克公等大臣,上朝弹劾蔡京。

童贯又鼓动郭天信进宫对赵佶说:“太阳中出现了黑子,主在斥退大臣,否则不详。”

赵佶就顺势又将蔡京赶下了宰相之位。

蔡京前两次罢相虽然背景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因为出现了“天变”。

古人认为,出现天变,就意味着朝政有缺失,作为总领朝政的宰相理应承担责任,要么直接罢免,要么引咎辞职。

其实这只是赵宋朝廷政治斗争的一个借口而已。

蔡京两次被罢相,本质原因其实是相同的,都是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