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听就私第裁处,仍免签书,母致勤劳,以称朕贵老贪贤之美。”
就这样,蔡京官复原职,第四次担任赵宋王朝的宰相,又一次登上了赵宋王朝的政治舞台。
蔡京第一次担任宰相时,蔡京五十六岁,赵佶二十一岁。
当时,赵宋王朝正面临着王安石变法留下来的烂摊子,新党和旧党因为要不要继续变法斗得不可开交,可以说两派当时差点没把赵宋王朝给斗没了。
那时的赵佶,刚刚执政不久,很想有一番作为。
于是,赵佶便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他父兄所走的改革之路,并选择了当时呼声最高的改革派蔡京作为宰相。
蔡京对赵佶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决心尽死以报。
所以,蔡京上台了之后,便迅速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崇宁变法热潮,赵宋王朝的面貌很快就焕然一新。
可蔡京的政治作风强硬,有时候甚至显得咄咄逼人。
这让赵佶感到很不舒服。
赵佶开始怀疑蔡京有专权的倾向。
对于蔡京的强势,一些大臣也感到不满,但苦于找不到攻击蔡京的机会。
一直到崇宁五年的正月,西方天空突然出现了一颗彗星。
那颗彗星的尾巴很长,横亘于天际,每天夜里都照得皇城宫殿窗户一片明亮。
以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和中书侍郎刘逵为首的一些大臣借机上书,说朝廷政策有阙失,上天才降下警示。
刘逵更是趁机劝赵佶毁掉蔡京为了结束蔓延了几十年的党争之祸而树立的元右党籍碑,停止蔡京推行的变法举措,说这样天象就会正常,人间就会太平。
赵佶采纳了刘逵的建议,一天半夜时分,他派出一群宦官至文德殿,将东壁上的石刻全部毁掉。
第二天早晨上朝时,蔡京忽然发现石刻被毁,厉声说道:“石可毁,名不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