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七百八十四章 印度贱民在非洲

第七百八十四章 印度贱民在非洲(2 / 9)

米野战炮,发射实心弹的时候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一千五百米,发射榴弹的时候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一千两百米。

这都让楚军的野战火炮获得了极大的战术优势。

火帽击发枪加上现代工艺生产出来的铜制火炮,这两样东西虽然都是前装滑膛武器,但是在性能上,远远超过了欧洲各国里自产的燧发枪,至于火绳枪就更别说了。

因此哪怕在东北非地区的一系列战役里,尽管当地的欧洲殖民者和楚军对抗的时候,其实也使用了燧发枪,采用了纯火枪手组成的线列战术,并效彷楚军搞火炮集中使用,步炮协同,但是依旧被楚军吊打。

为什么?

因为楚军的枪炮性能远超他们,尤其是火炮。

如此体现到实战当中,就会出现楚军的115毫米野战炮,在一千五百米外开始用实心弹轰击欧洲殖民者的线列,在一千二百米距离左右用杀伤力极大的先进榴弹轰击欧洲殖民者的线列时。

欧洲殖民者的炮兵们却是无能为力……甚至都做不到有效反击,因为他们的有效射程太短,也缺乏有效的榴弹火力。

如葡萄牙人使用的十二磅野战炮,因为铸造工艺,发射药性能问题,有效射程不过六七百米而已,并且他们也很少大规模使用榴弹。

不大规模使用榴弹,倒不是说搞不出来什么引信来,而是他们的基础水平太差,搞不出来合格的榴弹弹壳……

楚军使用的金属圆盘引信,都已经用了二十几年了,很多欧洲殖民者甚至一些土着国家都能够通过一些渠道或多或少获得一些榴弹的样品,然后进行彷制……哪怕是加工能力不怎么样,搞不出来合格又成本可控的金属圆盘引信,但是木制引信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因此引信以及木制弹托其实都不限制欧洲国家大规模使用榴弹的问题。

真正限制他们无法大规模使用榴弹的问题在于他们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