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合上这份奏章,“狄知逊在河西走廊建设也有成效,也任命礼部侍郎,朕已经准许李百药辞官了,他年事已高,朕封他安平县公,你们掌管诸国外交事宜,多几个侍郎也无妨,你以为呢?”
许敬宗行礼道:“陛下圣明。”
一声圣明道尽了态度,礼部与陛下交换利益,至此都护府职权离开了礼部,到了陛下手中。
李世民看着三人离开,缓缓将手中的奏章放下,神色说不上是忧是喜,现在的礼部侍郎有许敬宗,张大象,张大素,李崇义,张大安,狄知逊共六人。
朝中六部,从来没有哪一部有这么多的侍郎。
足以可见陛下对现在礼部的看重。
而今日封的两个侍郎,张大安和狄知逊都不在长安城。
还有远在波斯的裴行俭与薛仁贵,王玄策,且不说眼下不知波斯战况如何,朝野上下都在等着波斯的消息。
就看这三人平定天山之功想来封赏也不小。
礼部的人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壮大,执掌外交职权,好在都是对外不是对内,甚至有人以为将来的礼部或许可以与中书省比肩。
事涉大唐与诸国的邦交,众人也都知道外交院这两年立功不少,光是建设安西都护府,收复安西四镇,平定天下,许多人力物力都是礼部自己拿出来的,不像朝中几部,但凡兵部要做什么,还要户部与吏部的配合。
当旨意下来,经过朝中各部安排,少说有三五天的时间。
而礼部则可以自给自足,这确实难得。
谁让这位礼部尚书,家业庞大,能够拿出钱给礼部。
就在这个冬天,李百药背着行囊关上了礼部的大门,今年吏部终于批复了他的告老奏章。
年近七十的李百药缓步离开。
他须发皆白,穿着朴素的衣衫走出朱雀门,从朱雀大街一路走到长安城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