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1805 > 第六零一章 大公二十年的档案册

第六零一章 大公二十年的档案册(10 / 16)

也基本不算什么成本。

所以试点销售非常的成功。

很多没有买到的人,也不断地询问什么时候能放第二批,在民间的讨论也非常的高。

热度几乎要压过正在推广的计算机了。

不过这时候的手机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跟个人计算机在功能上没有明显重合点。

所以手机开始试点运营对计算机行业的影响比较低。

大公十六年。

半导体工艺制程提升到八十五纳米。

第六代六十四位处理器设计完成,这也是全世界第一代双核处理器,启用了专门代号“双”。

运行频率提升到了每秒六亿次,理论计算速度突破了每秒一百亿。

单颗内存颗粒容量提升到了一亿字,也就是256mb,内存条频率达到了每秒两亿次。

大明朝廷正式启动了电子化办公升级,从中央衙署各部开始全面部署个人计算机。

同时启动文献资料电子化工程,将旧有的各种纸质经典和档案录入计算机系统,形成电子档案。

此时的电子相机和扫描仪像素已经提升到了千万级,足够将所有的书籍文字拍摄扫描的清清楚楚了。

移动通讯网络规模扩大,手机的销售数量也在增加。

大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人买到了手机。

一百银钞这个价格也是颇为特殊的,就算是普通工人攒两个月工钱也能买得起。

所以实际的销售范围根本不限于那些需求最强烈的人群。

实际销售速度只受限于网络建设速度。

大公十七年

大明空军完成了载人航天实验。

半导体工艺制程提升到六十四纳米。

双核处理器频率首次超过十亿(1ghz)。

四大产业集团开始销售双核个人计算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