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标准。
要严重程度达到什么级别,涉及到的人员达到什么级别,需要的成本达到什么级别,才需要提报给皇帝直接知晓。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多少级别,才需要皇帝亲自决定和处理。
明确有哪些类型的事情,无论多大规模都不需要报皇帝。
哪些类型的事情无论多小都要让皇帝知道。
朱靖垣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再次提高交给皇帝处理的事情的标准。
其他的低级别的就分给九卿负责。
朱靖垣现在是真正的天下共主,要面临的事情比以前更多了。
与最底层普通人直接相关的具体事情,在朱靖垣这里也确实只能算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朱靖垣需要直接处理的事情,除了自己直接参与的特殊产业和行业,其他方面基本都是规则和制度建设层面了。
所以朱靖垣想要展现的皇帝形象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也是真的。
朱靖垣和以后得大明皇帝,已经不可避免的要向立法者、裁决者、监督者的身份转变了。
实际行政权力和决策级别会自然而然的持续下沉。
这个权力重心转移的过程,也与历史上的泰西君主的权力变化过程截然相反。
泰西君主首先失去了宗教领袖身份,然后逐步失去立法权和司法权,最终立宪失去部分乃至全部行政权。
大明皇帝会首先放弃部分行政权,转向侧重于立法、司法、监查、宗教相关的身份。
放到公司管理中,相当于集团董事长不再管理大部分日常事务,都交给下面的部长和分公司总经理们直接处理。
自己专注于整个集团的制度、方向、理念、投资事务。
九卿大臣实际处理的事务数量,应该早就已经超过了以前朝代的宰相。
只是九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