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这就是皇帝和普通大臣的分工,与他们有关的事情极限也就是九卿大臣就能处理了。
皇帝不是没有权力,而是权力级别太高了,不会直接影响到普通人。
皇帝是一个更高级别的裁决者。
可以建设一个公开的民众评价官员的互联网平台。
某个官员搞得民愤大了的话,皇帝就会在合适的时候站出来,顺应民心的罢免他。
为了让这个系统更加的真实可信,皇帝也需要切实的向下放权。
神州皇帝的放权,不是和泰西君主接受议会的宪法那样,将自己的权力彻底出让给某个利益群体使用。
而是将部分权力暂时授予自己的直接下属去使用。
妥协合作的利益群体,跟皇帝本人的直接下属官僚,两者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大明皇帝放权只是放给九卿大臣,九卿大臣们最多能只任三届九年。
大明皇帝正常的任期基本都在三十年左右,关键是可以随时任命和罢免这些九卿大臣。
皇帝是军事统帅还是宗教领袖身份,仍然实际上掌握着最高决策权,仍然事实上掌控着整个帝国。
至于下放行政权力不是什么大问题。
放权不等于不控制局势,甚至不等于控制能力会降低。
实际做法类似于“清理不良资产”。
将各种不影响大局的事务决策权,丢给对应的尚书和九卿们直接负责。
世祖光武皇帝时期就已经这样做了。
也不得不这样做。
天朝大帝国的事情太多了,相比闭关锁国的时候成倍的增加,开始工业化之后再次成倍的增加。
就算是朱元璋这种工作狂,到了这个时代也没有办法处理那么多的复杂事务。
世祖皇帝在放权的过程中,逐步制定了一套确定皇帝是否需要过问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