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送李锐一行人过来的公务机。
剩下四架里面,其中三架都是典型的小型单发螺旋桨飞机的形态。
最后一架却是有些特殊,机身整体上颇为圆滑,机翼有很明显的后掠角。
飞机前端和翅膀上都没有挂在外面的螺旋桨发动机。
反而是机身后方向后不断地喷吐着火焰。
这是一架涡轮喷气式发动机,而且发动机直接装在了尾部,整体形态非常的成熟。
很显然,这飞机的整体设计思路,也是朱靖垣直接提供的。
后置双发,两侧进气,后掠翼。
不过朱靖垣只提了这样的方向,具体的设计还是工匠们完成的。
在战斗机的研究上,直接跳过了类似流星、me262的机翼下挂发动机的早期不成熟设计。
朱靖垣觉得李锐一行人应该很迫切,所以也没有在休息室等他们过来。
朱靖垣直接去了试验场的停机坪,直接在几架飞机下面见了面。
李锐见到朱靖垣,都是本能的拱手行礼问好。
朱靖垣随手回礼,双方也算是打过了招呼:
“繁文缛节就不用了,李工直接给我说说情况吧。”
李锐熟悉朱靖垣的性格,马上给朱靖垣介绍了这次过来的四架飞机:
“这么三架传统飞机,机体是相同的,都是刚定型十型战斗机,差异只在发动机上。
“前两架的发动机的原型也是相同的,都是已经成熟的双排十八缸星型发动机。
“第一架飞机的发动机,是使用了涡轮增压加喷水加力技术。
“发动机重量一千一百五十公斤,平飞功率约为两千二百马力。
“第二架飞机的发动机,则是使用了涡轮能量回收技术,平飞功率是两千四百马力。
“发动机略重一些,超过了一千两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