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般扭头回望,步子未收,一头撞在迎面一人身上。
“师傅当心!”
那人一面叫着,一面将郑海珠扶稳。
手劲颇大,声音却柔婉悦耳。
竟是个女子。
郑海珠看清对方是道姑打扮,怔忡之际,身后的薛太监和那绿袍子文官,已到得二人面前。
薛太监见到这年轻道姑,显是一愣,旋即,面上露出几分恭敬:“静照道长。”
他身边的绿袍文官却冷冷地盯着道姑。
薛太监脸色变得微妙起来,忙介绍道:“这是户科的丁给谏,丁老爷,这位静照道长,乃翊坤宫的贵客。”
郑海珠于定神间,迅速地汲取薛太监这话里的信息量。
这绿袍子文官,应是户科的给事中,和兵科给事中杨涟一样,属于言官体系。
是了,六科廊,不就在附近的皇极门外?
至于“翊坤宫”,则是郑贵妃的寝宫,如此说来,眼前的女道长,是郑贵妃的座上宾?
却见那姓丁的言官,听到“翊坤宫”三个字,面上的倨傲之色似退了几分,但很快,他又恢复了冰块脸,淡淡地冲女道长点个头,说了句“本官丁允”,便盯回郑海珠。
“师傅?你就是那位要给皇长子进讲的郑氏?来皇极殿附近作甚?”
郑海珠报以毫不躲闪的直视:“我本来此时应已在文华殿,是这位公公诓我过来的,不知有何图谋?”
薛太监将两眼一瞪:“我图谋?郑师傅,分明是你有不堪的心思。哎,万岁爷来了,万岁爷来了。”
这阉货说最后一句时,目光已向北边投去。
正是朱常洛的肩舆,在皇极殿前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