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全能官神 > 第223章 冲白河的经验

第223章 冲白河的经验(2 / 4)

会超过10元,但却还有住宿费、杂费,毕竟学校往往距家较远,不可能通读。

问题是,八十年代的农民身上,很少现金,甚至根本就没有现金,让其变出10元现金,少数家庭可能问题不大,但多数家庭都比较难,甚至根本就变不出来的。

八十年代,考上中师、师范大学等,包括普通大学、中专,都有伙食补助,只不过师范类补助略高一些,补助的时限好像延续得更长一点。

但这并不等于读大学就不要钱了。众所周知,除了吃饭外,还要穿衣、穿鞋、洗脸刷牙等,与八零后九零后一样,他们也有业余生活,有社交有娱乐,不可能说吃饱了饭就不需要花钱了。

更重要的是,后世的大学生还可以“打工”挣钱,在八十年代,这个基本上不太可行,除非像安岭这种意识超前能力超强的人。

安岭想了一下,还是决定回信赞同学弟学妹们的举动,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啊,这个也算是华夏人的一种道德传统,该这个研究会回报自己啦。

理论上讲,安岭此时应该在冲白河乡设立一个助学什么的资金,冲白河的群众普遍较穷,而且外出务工包括在本地务工,也只能解决部分群众家庭的费用问题。

总有那么一些群众,他们因各种各样的因素,无法从现代工业文明系列里,甚至无法从传统农业里挣到必须的生活成本。

但这个问题,安岭也只是想想罢了。此类行为,必须建立在发展基础上,政府有闲钱了,才能提上议事日程。

此时的钱,有如好钢,只有用在刀刃上,才能物有所值。

……

夏收已经过去月余,叙州地区夏收减产之事,最终以免除受灾户上交公粮的政策而结束,至于受灾户此后没有粮食可吃,那就发扬风格,从邻居家先借几斤小麦过着吧。

而这件事对于叙州地区的干部而言,最多不过报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