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一百零六章 洞房

第一百零六章 洞房(3 / 6)

古代生产力低下,盐质也差,所以秦朝人均日消耗26克每天,两汉人均日消耗22克每天。

到了唐宋生产力提高,人均日消耗降到了15克每天。

而元明人均日消耗16克每天,竟然还上升了。

因为什么不言而喻。

目前金州四十万人口,每日需要用盐就高达一万两千八百斤。现在大小长白山的渔船越来越多,一日捕鱼量可达三万斤了。

很多鱼不易存活,加上气候,很容易腐烂,需要大量的盐制成鲜鱼干。

这样才能完整的送回金州,供金州百姓使用。

腌制十斤鱼需要三到四两的盐,三万斤鱼就是一万斤盐。

咸鱼又可提供蛋白质,又可提供盐分。

再加上其余之消耗,金州目前一日要产两万余斤盐才算饱和。

而这还不算有了富裕的盐,大小长白山的渔场可以捕捞更多的鱼等等。

两万余斤盐,需要修建一百多口锅墩。

一口锅墩日夜烧两千两百斤海水,才可得两百斤盐。

而维持一百多口炖锅不停的燃烧,需要多少木材柴炭,更是个大数字。

索性原来盐场设立的位置,就是为了方便获得燃料而选择的地方。

北边的鸡冠山不提,南边的老铁山面积又是鸡冠山的四五倍,山里都是树木,可以大量的提供。

更重要的是老铁山里有金矿。

清代当地有人发现了这里的秘密,有人偷偷入山开采,后来日本殖民统治在铁山开了金矿。

后来此地成为了军事要塞,才停止了采金活动。

一直到新中国那几年,国家贫穷地方上疏中央,要求开采金矿,不过国家考虑此地为拱卫京门的战略要地,所以否决了。

根据地理学家的探测,老铁山的金矿和瓦房店金矿,山东招远金矿属于同一条矿脉。

不过唐清安也没有开采计划,倒不是考虑什么军事需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