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身上,而是肯定了吴楚平他们的努力。
不过两人并未在这件事上交谈太多,很快吴楚平便主动把话题转到了缆绳上面,并主动询问道:“对了徐院士,关于缆绳要如何进行拼接?”
航天局顺利完成近地太空港和飞船登月舱的建造,未来科技同样不是吃素的。
在三班倒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合成制作下,早在上周便已经完成了四万公里长度的缆绳。
因为太空电梯各项主体均已制作完成,接下来就是万人瞩目的主体拼接环节,在这个时候徐磊肯定不能继续安稳待在滨江市。
面对这种人类的壮举岂有不在场的道理。
于是徐磊便和吴楚平带队乘坐军舰前往登天岛地面站,在那里亲眼见证太空电梯的正式运行,并亲自指挥主体拼接工作。
而吴楚平所问的事情,正是整个拼接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一环。
如果出现问题的话照样会导致整个工程前功尽弃。
地面站和近地太空港相距甚远,中间需要长达四万公里的缆绳连接,但要如何连接就成了问题所在。
若其他人负责这项工作,那么或许还需要召开研讨会议,商量出一个安全可靠的拼接方桉来,但等到方桉正式出来,恐怕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
肯定会超出预期的时间。
可在徐磊这里,仗着脑海中储存的技术知识,要解决这件事便不是问题。
都到了这个时候,徐磊自然不会对吴楚平有所隐瞒,下秒便直接讲出了自己的拼接方桉。
“就目前情况来看,将缆绳拆分成多截,利用火箭运输到同步轨道是最为妥当的,届时缆绳从近地太空港的基座处垂下,连接到天宫号空间站,在那里把缆绳的一截固定的并安装阻尼器等相关配套设备,然后依葫芦画瓢继续把下一截垂下,依次连接直到固定在地面站的塔楼。”
“这套方桉确实比较稳妥,且可行性也很高。”吴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