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白天,大学生们受到了近乎全方位的“羞辱”。
当置身在一个和学校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那些他们所引以为傲的文化和知识变得全无用处,在村民们的眼中,活成了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1
当然,老实讲,那些知识不可能全无用处,只是他们还没学会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或许,这也是高校的领导和老师愿意大力配合这次活动的原因。
但当一天缓缓走过大半,大学生们渐渐度过了刚开始的新奇和紧张,慢慢适应起来,局势又有了变化。
傍晚,炊烟笼罩着竹林。
忙活一天腰酸背痛还遭了不少“羞辱”的大学生们串了串门,陆续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同时,一帮大小不一的孩子拎着饭盒飞奔回了家。
因为经济发展不行,外加地处偏远,虎山村的村小已经被裁撤,村里的十几个适龄儿童上小学只能去隔壁村子上。
隔壁村子也好不到哪儿去,据说再等一年多也要被合并到镇上,那时候,这些十来岁的孩子就需要每天往返将近二十公里的路。
不过村民们每天的日子过得都辛苦,实在也没空去琢磨一年多之后的事情。
对他们来说,船到桥头自然直,是只要不死人,到时候总能想到办法妥协和活下去。
这些孩子们回到家,下意识把书包跟饭盒一扔就要跑出去疯玩,结果一个个全被家里的大学生堵了回去。
开什么玩笑,好不容易轮到我们发挥,怎么可能让你们溜了!
大学生们两手一叉,“作业拿出来!先把作业做完了再玩!”
小屁孩眼珠子一转,“今天没作业!”
大学生哼了一声,从兜里摸出手机,“那我给你们老师打个电话问问。”
“莫莫莫!我错了!”
小屁孩老老实实地搬了个小板凳,然后又搬来一个高条凳,趴在上面就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