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很多!”夏完淳丝毫不避讳的说道:
“小子在府学学习许多课程中几乎都有殿下和万岁的身影,但学子们对殿下和万岁几乎是截然不同的态度。”
“为何?”提及自己和自家哥哥,朱由检不由皱了皱眉。
对此的夏完淳并没有察觉,而是对朱由检解释道:
“书本上,对殿下所做的事情详细至极,反观到了万岁那里,提及万岁功绩都是统筹有方的一些虚言。”
“对于我等少年人来说,殿下那详细至极的事迹几乎是一个话本,学子们都能站在殿下的角度体验各种殿下经历过的事情。”
“但是反观到了万岁那边,虽然知道万岁有功,但具体是什么功绩,学子们却根本答不上来。”
“长此以往,也难免学子和百姓会崇拜殿下而不崇拜万岁。”
“就连民间,小子来往走访,许多京城之中的戏台也常常出现殿下和万岁的话本。”
“但这其中,殿下都是以挽天倾的伟岸形象走出,反观万岁的刻画十分浅薄,并没有彰显出万岁的雄才伟略。”
“另外民间给我的体验,齐国西京城的百姓大多淳朴,可京城内外的百姓大多狡诈。”
“齐国百姓朝气蓬勃,大明百姓却死气沉沉。”
“齐国百姓关注家国大事,《齐国国报》几乎被百姓抢断,反观《大明报》虽然记载了许多对百姓有利的政策,但百姓表现得态度却是浑不在意。”
“齐国百姓听闻可以开垦田地,大多喜气洋洋的搭乘火车,或者自己赶车步行前往开垦地。”
“大明百姓听闻可以开垦田地,却显得优柔寡断,不够积极且不提,即便决定移民,却恨不得官府将自己送到移民地,好似官府亏欠一般。”
“还有……”
“咳咳……”
夏完淳还想再说点什么,但角落的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