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殿下……”
青海县的高姓县令闻言连忙作揖:“回殿下,朵甘府青海县下辖十三镇,共有百姓十万六千四百三十七人。”
“其中,牧民有七万九千二百三十五人,农民有二万七千一百人整,官员有一百零二人”
“青海县有耕地四十二万六千三百余亩,尽数皆为水浇地。”
高县令毕恭毕敬的回禀,朱由检闻言也对百姓们问道:
“他的话你们听到了,我想知道你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需要朝廷和我为你们做的。”
朱由检尽量不用“孤”、“吾”等容易产生疏离感的自称,他诚恳的询问三百代表,而代表们终归是百姓,并且大多还是边民和牧民、奴隶出身。
他们面面相觑,实在想不出自己还缺什么。
青海很苦寒,但那是对于生活在关内的大明百姓和贵族来说。
把关内的百姓丢到这里,他们可能会会嫌弃水果、蔬菜的种类不多,没有便宜的鱼食吃,饲料也不足够。
可对于这群曾经是奴隶、牧民、边民的人来说,他们并不觉得青海苦寒,反而觉得这块地方是代表了自己新生的地方。
“我们现在能每天吃到精粮,时不时能吃肉,孩子有书读,赋税交的少,已经很满足了,菩萨殿下。”
在许久的沉吟后,终于有一个胆子大的藏民开口说出了自己一群人的想法,并且赢得了众人的点头认可。
他的这些话,和四周人满足的笑容,让朱由检欲言又止,不知道该说什么。
“菩萨殿下,我们什么都有了,来这里不是为了诉苦的,我们是为了见您而来的。”
“我们想见见您。”
“对!我们是为了见您才来的!”
藏民和蒙古牧民们的话被四夷馆的翻译官员挑选了几个重要的进行翻译,看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