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去南州,你说他们走了之后的土地还分吗?”
“应该分吧,朝廷的新政都没实行几年,齐王还当政,总不至于反悔吧……”
“这田赋厘清之后,交税也方便了许多,希望能一直十赋一下去。”
“你应该说希望齐王长命百岁。”
“哈哈哈哈……”
村民之间的谈笑被“贼眉鼠眼”的朱慈燃给全部听了进去。
他这一路走来,听到最多的都是夸赞自家齐王叔的话,其次就是夸赞新政的话。
十赋一,这对于曾经纸面三十赋一的大明赋税来说,看似提高了赋税,但实际上随着摊丁入亩、杂项免除,赋税反而是降低了。
赋税降低,加上分了田地,那百姓的日子自然就好过了。
当然,前提是没有天灾人祸。
“老丈,你们村一户人家能有几亩地啊?”
朱慈燃按照自己一路上的经验来询问一个比较好说话的老丈,这人果然也知无不言,吃了一口肉就回复道:
“这得看口数,两夫妻就少点,只有五六亩,人多就越多,反正每个人基本不是三亩就是四亩。”
老丈做出回答之后,也与旁边端起米酒推杯换盏的喝了起来,期间还让朱慈燃也一起喝。
朱慈燃通过老丈的答复,也大概知道了潮海村的人均土地是多少。
人均三四亩,按情况来说是有些偏低的,因为福建的田地应该能稳定在百姓人均五亩。
但既然只能人均三四亩,那就说明缺的那部分土地是士绅豪强的土地,这么一看倒也不多。
在朱慈燃走过来的一路里,四川和云南的百姓占有耕地是比较多的,基本能达到全省的八成左右。
诸如山西、陕西、河西则是能达到全省的七成左右,而广东、广西、湖广等地则是只能有六成。
按照这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