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诊金,因此对于富硕的江南来说,他们反而是最不需要免费惠民药局的地方。”
“依下官之见,理应将这批医生下放到朵甘、关外三省、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旧港、交趾、麓川等地。”
王肯堂的话一一说出,朱由检闻言也不断颔首表示认可。
当王肯堂停止了发表,朱由检也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朵甘的事情可以等一等,这批医生,以及日后的医生,就按照你所说的,派往比较贫苦的省份,各省的惠民药局若是需要修葺,便列一份名录交给承恩,承恩会派人核查。”
“只要没有弄虚作假的情况,一律应允。”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亦或者是未来,人只要有了条件就会往好的,经济繁荣的地方走。
经济繁荣的地方,医生自然就会多,这个从惠民药局在江南的分布就能看出。
在朱由检以前,大明从没有官方培养医生的例子,自然也就没有分配医生去地方发俸禄的例子。
但即便如此,江南的惠民药局却足足有三千六百余家,在药局的大夫足足有两万九千多人。
相比较之下,在朱由检以前的整个北方,惠民药局的大夫数量只有不到五千人。
虽说江南占据天下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但占据三分之一人口的整个北方,却只有不到江南六分之一的大夫数量,而西南和两广之地就更别提了。
因此,对于朱由检来说,好的资源全部集中头部就是浪费。
今年太医院的三千多医生如果用给江南,那只是锦上添花,但如果调配给西南、两广交趾和关外、旧港之地,那才叫做雪中送炭。
太医院的事情,就这样被朱由检定下了调子,不仅仅是今年,日后的每一年,燕山医学院毕业的学子都将派往偏远地区。
在事情说完后,朱由检问了一下王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