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运输,甚至还有专门的百户,带着人去收敛附近的尸首掩埋。
一个千户编制的建筑队,则负责伐木,直接在东城附近,开始修建茅草屋子。
原本这些流民,没有栖息之地,哪里有口吃的,便聚集于此,可现如今,却需给他们提供遮风避雨的所在。
新建来的茅草屋子,先分配给了孩子们学习之用,夜里也让孩子们栖息。
此后的屋子,则给老人和妇人们暂居,壮力们依旧还宿在城外的荒野里头。
不过似乎没有人有什么怨言。
“谁勉强识字的,来,都过来。”时不时,有文吏大呼。
紧接着,有人怯怯地出来道:“俺……”
“名片呢?”
文吏看着那怯怯的少年,这少年应该算是成年,并没有去读书,而是作为壮丁,负责在附近挖茅坑,他此时一脸灰头土脸的样子。
这少年取出了竹片,文吏只看了看:“刘建业,这名儿……看上去也不是寻常农户家的……”
“我家从前有一些地,家里有人读过书……”刘建业道。
文吏也不多废话,直接道:“好,跟我来。”
那文吏便又挑选了十几人,方才领着他们,抵达一处地方。
这新屋子已挂起了牌子,上书医药所。
里头两个穿着儒衫的人出来,似是大夫,很快,这刘建业就成了医药所的学徒,专门负责给大夫们打下手。
因为环境糟糕,所以生病的人很多,刘建业虽是徒工,却十分忙碌,他要负责分拣从太平府运来的药材,有时也需跟着大夫去治病,或是照料一些患者。
过了七八日,突然外头传出大呼:“来搭把手,搭把手……”
有人大呼大叫着。
刘建业出来,随即……便见护卫队又押着几个大车来,站在大车上的人,口里大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