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发票,因为,年底这是可以抵税的。
张好古也不怕自己修的路坏了还是怎么地,现在朝廷基本上是马车运输,能运输一吨就算是了不起了,跟后世的汽车简直没法比。
等到汽车出来了?
张好古倒是觉得还是让朱由校赶紧把蒸汽火车给弄出来比较实在。
朱恭枵考察一番,心思也就定了下来。
……
……
不过,就在朱恭枵准备投资的时候,徐光启则是准备动身去辽东了。
永定县
农业部,一块试验田附近。
张好古看到了满身泥巴的徐光启,这小老头这几年的时间下来,看起来好像是苍老了,不过,精神头却是越发的精神起来了。
当初,徐光启告病在家,张好古一个人担任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他是一点都没闲着直接就把徐光启给提熘过来担任工部尚书。
不答应也得答应。
徐光启无奈,只能老老实实的担任这个工部尚书,到了现在他已经入了内阁,可谓是位极人臣。
不过,这小老头也是极少参与朝廷的政务,内政方面基本上是张好古操持着,他给徐光启的任务就是从农业上入手。
跟着徐光启一起努力的,还有就是宋应星,好好努力。
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浪费在了土地上面。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育种。
培育小麦种子,培育水稻种子。
其实,育种,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一直以来中国的农民都有育种的习惯。
通常都是单株、单穗选种的方法。正所谓一株传”、“一穗齐。就是从大批单株中,挑选个别具有优良特性的单株,单独收割保存,以后再分别播种,进行比较试验,淘汰坏的,选留好的。
农民总是用饱满的合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