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问得好啊。我想这不是林允文一个人的想法,在座的诸位这么想的估计都不少。”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为什么不自己赚钱?世上有人嫌钱多吗?”
“有的,我就嫌钱多。”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又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我赚钱的手段太多,本事太大,是故不想太有钱,差不多就行。诸位还有什么疑问吗?”
这个回答说的过于放肆,可却叫众人无法反驳。
貌似,的确是这样的。
对日贸易,谁也不知道刘钰和日本幕府那边说了什么、搞了什么,总归是有本事拿到了几乎全部的华商贸易信牌。
在场的商人,但凡参与过对日贸易的,其实对“卖国”一事,都是有心无力。
当初长崎要战马、兵法、武士、军备资料、关防地图等等,所有人都动了心。只是有心无力,搞不到。
谁能搞到违禁品,去日本换贸易信牌,没有商人会呸一声骂一句汉奸,反而都会竖起大拇指道:此人真有本事!
甭管刘钰是怎么从日本搞到贸易信牌的,是不是有什么汉奸交易,这些商人才不会管,只能心服口服说一句有本事。
对日贸易多大的利润,这些人当然清楚。
手里拿着的关于军工厂、造舰、玻璃、冶铁、火柴等作坊的行业,大多也都是赚钱的。
换了别人说一句“嫌弃钱太多”,自然会有人觉得吹嘘太过。
可刘钰做了这么多的大事,说一句嫌弃钱太多,那是真心话。
为什么要分利润给别人,因为嫌弃钱太多。
为什么嫌弃钱太多,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这另一个问题,自然不用去解释。
在场都是商人,懂得都懂。
富可敌国……可真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