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第二是文字作品与表演作品的关系,第三是长与短的关系。你们 是专家,我是外行。今天不是外行指导内行,而是外行向内行提建议,市
委宣传部的同志回去不必传达……”
马部长认为,曲艺的基本艺术属性是娱乐。长期以来,曲艺首先要
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让他们喜闻乐见。创作表演者出于本能,往往在 逗乐上挖空心思,使尽浑身解数。另一方面,曲艺也要有艺术魅力,魅
力发挥得充分,也就满足了欣赏。大家要处理好娱乐与欣赏的关系,如 果处理不好,一味迎合,那就容易流于无聊,滑向媚俗。目前刊物尚无
这种现象,但也要防微杜渐。
他说,发表在刊物上的作品,特别是青年曲艺工作者们的原创作
品,总体上是好的,但感觉太文学化,实际表演效果未必很好。主要问 题在于语言,老一代曲艺家们重视向民间学习生动鲜活的比喻、隐喻、
谚语、歇后语。丰富多彩的民间语言是曲艺的宝库,曲艺语言不应是阳 春白雪,不应是唐诗宋词,而应是元曲话本小说。后者在曲艺语言的雅
俗结合方面成就很高,值得借鉴O他以赵朴初批判“四人帮”的两句诗—— “夜里演戏叫作’旦’,叫作’净’的恰是满脸大黑花”为例,对此极为
欣赏。他建议刊物组织一次曲艺创作座谈会,专门研讨语言问题。他还 让刊物选载一些老曲艺家们的经典原创作品片段,让青年曲艺工作者学 习借鉴。
他认为刊物发表曲艺作品,应注意长短比例搭配。刊物应该以短为
主,每期可多发一些,容易被广大群众中的曲艺爱好者表演,让好作品 普及。当然,也不能一味排斥长作品,既长又好的作品可以选载,也可
向电台推荐,电台连播比刊物连载效果更好。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