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纷纷,出这道题,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第二道题更绝,“迩年以来,内外大僚,寥落晨星。台省诸员,强半空署。或以一人摄数篆,或以一差兼数年。处处皆虞代庖,人人久苦积薪。加之九塞飞书,诸司积桉。老库将竭,京粮告罄。何故?当如何?”
林枢都觉得老爷子有些过分了,让这些学子给朝廷出主意整顿财税,这和赶鸭子上架有什么区别。唉,为这群考生默哀三十息!
前面两场的答卷林枢只是象征性的跟副考讨论了一下,他把重点放到了第三场的时务策上。
虽说他对这场考试的成绩不报多大的希望,但还是极为认真的在考生中默默选取着能够入眼的人才。
果然,大部分人直接倒在了第一道考题上,好不容易凑够了字数打完了第一道题目,将近九成的人被第二道题打懵逼了。
这年头对财税忧兴趣的读书人不多,户部每年夏秋粮税到京后都会征用大量的民间账房先生,帮助户部统计数据。要不然光靠户部那点懂得税收的人,一年的账本能查到三四年后。
熬了一天一夜,林枢带着人总算是把所有的答卷都批阅完了。按照早前就定好的名额,桂榜初拟。
揭开弥封,一一抄录在黄榜之上。
时至傍晚,黄榜加盖诸考官大印之后,封存完毕,就等明日朝阳升起之时,贴于贡院之外,张榜公布。
林枢回到府中之时,已是夜幕降临之时。
在贡院呆了整整十二天,虽说贡院给诸位考官提供了基本的生活条件,但又是风又是雨的,贡院那种地方,肯定比不得家中。
舒舒服服的洗了一个热水澡,换上舒适的居家常服,林枢在躺椅上一瘫,动都不想动一下。
“大爷,登州来信,赦公的船已经靠岸了。咱们的人送来消息,赦公将水溶逼到了倭国后,隔三差五就派人去督促倭国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