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尊师孔仲尼 > 第一百九十四章 群贤论义理(4K4)

第一百九十四章 群贤论义理(4K4)(7 / 8)

他杀死,还把尸体装在篾筐里,命令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以此炫耀他的权势。

赵盾为此多次进谏,晋灵公因而厌恶他,于是便派鉏麑暗杀他。

鉏麑天未亮时便赶去,发现赵盾卧室的门已打开了。

他看见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便端坐在那里打瞌睡。

鉏麑退出来,叹息道:‘不忘记恭敬,这真是百姓的主啊。刺杀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信。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

于是便撞死在了槐树上。

赵盾先后三次遭到晋灵公的刺杀,依然能够坚持向他劝谏,并因此得到晋国百姓的支持。

然而像是他这样的贤能大夫,却被冠以弑君的名声。

晋灵公准备发兵杀死赵盾夷灭赵氏,而赵盾的族弟赵穿则率军反攻,最终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

于是赵盾没有走出晋国的国境,就回来再度做卿。

于是太史董狐就记载说:赵盾弑其君。

并将这件事在朝堂上公布。

赵盾说:不是这样的。

董狐却回答说:您是正卿,但逃亡时没有走出国境,回来也不惩罚凶手,弑君的人不是您还是谁?

赵盾只能叹息说:欸!《诗》说:我之怀矣,自诒尹慼,因为怀恋而给自己带来祸患,这恐怕就是说的就是我吧?

董狐,是晋国的好史官,据事直书而不加隐讳。

赵盾,也是晋国的贤大夫,然而却因为法度而蒙受恶名。

难道是董狐或赵盾错了吗?

他们二人也不过都是奉公行事而已。

只能说赵盾太过可惜,要是他走出了国境,就可以避免背上弑君的罪名了。

但难道可以因为他弑君的恶名,就说赵盾不是士人君子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