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
公冶长这话刚说完,同学们中立马有不少人当场憋不住了。
谁还不知道公冶长这是在讽刺子路不懂得变通。
子路被说的老脸一红,简直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
正当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时,孔子从内室里走了出来。
子路见了夫子,忙不迭地走上前去,准备向他请教。
“夫子,子我他……”
宰予见了夫子,也是浑身一激灵。
他今天在朝堂上冒险进言,也是担了很大风险的。
换而言之,他也不知道夫子会对他的行为产生什么看法。
孔子望着一脸心虚的宰予,又看了眼毛毛躁躁的子路,只是叹了口气。
“仲由啊!你身为士卒的统帅,现在军队将要出征了,你不去思虑如何抵御外敌,反倒纠结于这些枝节,这对于国家、对于百姓,难道有什么助益吗?”
子路涨红着脸,继续问道:“夫子,可这关乎了士人君子的气节,怎么能算是枝节小事呢?”
孔子听到这里,也有些无奈。
学生多了,就是这个坏处。
每个学生对于仁义的理解不同,对于礼法的体悟也不同,至于落实在他们身上的行为,那就更是五花八门了。
宰予恰恰是孔门学生中最灵活变通的那一类,而子路则是孔门学生里最看重忠信仁义的那一拨。
具体而论,他们之间孰是孰非,谁都不好具体评价。
世间的万物,又哪里有什么标准答桉呢?
可看子路今天的这个架势,不问出个所以然来,他估计是不肯善罢甘休了。
孔子因此反问道:“仲由啊!既然如此,那我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