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尊师孔仲尼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来教你怎么代齐(4K)

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来教你怎么代齐(4K)(5 / 7)

上的快乐。

而得到您指教的快乐,却是能够荫泽子孙、传扬万代的快乐啊!”

宰予谦虚道:“您真是客气了。”

田恒听到这里,感觉能得到宰予的指点,实在是机会难得,于是他忍不住继续请教道。

“可您刚才只是谈到了周的得与商的失,我能否继续向您请教更早以前的得失呢?”

“更早以前?”

宰予慢声道:“更早的年代太过古老,我的学识不高,德行浅薄,不敢妄议那些上古时期的先贤。

不过如果您坚持要问的话,我也只能借用老师对我的教导,谈一谈夏、商、周三代各自用来治理天下的礼仪与方法了。”

田恒闻言喜道:“还请您指点。”

宰予道:“夏人的治国之道是尊重君王的政教,他们虽然敬奉神灵,但却并不过分亲近。

夏人亲近自然,讲究人情而性情忠厚。

夏礼把俸禄放在第一位,而把威严放在第二位。把赏赐放在第一位,而把刑罚放在第二位。

因此,他们的政教可以亲近却无法得到尊崇。

所以到了夏人政教衰败的时候,它的百姓就变得愚昧而无知、骄横而粗野、鄙陋而缺乏修养。

殷人则尊崇神灵,凡事都要以神灵为先。

君王作为表率,率领百姓共同敬奉神灵。

殷礼把神灵放在第一位,而把礼仪放在第二位。把刑罚放在第一位,而把赏赐放在第二位。

因此,他们的政教严格而无法被民众亲近。

所以,到了殷人政教衰败的时候,它的百姓就变得好勇而斗狠,欺强而凌弱,心意放荡而鲜有羞耻。

而周人的治国之道,讲求尊崇礼法,看重给予与施恩惠。

周礼虽然敬奉神灵,但却不把它当作唯一标准,使用法令,但又接近人情、讲求仁厚。

它的赏罚办法既不同于夏,又不同于殷,唯以爵位的高低作为轻重的标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